琅琊区双拥国防教育网
首页 组织机构 国防教育 双拥工作 征兵工作 民兵工作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教育 > 外台军知识 > 外军知识
外军知识
编辑日期:2011/6/27  作者:武装部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美军联合特种作战理论

 

美军认为,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一般是联合军种,也可能是联军性质的,或者是部门间协同行动的一部分。特种部队可以用来支援常规部队作战,也可以在常规部队的支援下作战;可以独立行动,也可以与常规部队协同作战。

特种部队具有多种军事能力,是美国“总的防御态势”和国家政策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战争中,特种部队可以在战略、战役和战术级执行任务,以影响纵深作战、近距离作战和后方作战;在非战争冲突中,有助于保持美国外交部的灵活性;在和平时期,特种部队兼有预防和威慑两种作用。

第一节  低强度战争理论

说到美军的特种作战理论,不能忽略美国的“低强度战争”理论,它对美军特种部队的建设、发展和作战运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低强度作战”理论的推出,就没有今天如此强大的关军特种部队。

越南战争以后,美军特种部队迎来了他们最难过的一段日子。尼克松总统上台后,他决定修正并没有给美国带来福音的“灵活反应”战略,采取新的“现实威慑”战略。大力裁减美国的海外驻军,与此同时,主张美国避免卷入越南战争那样的低强度冲突,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常规战争上。战略重点的转移,使美军的建设市点也发生了变化,特种部队已不再像肯尼迪总统时期那样是军中的骄子,而是再次沦为美军中的二流角色。大批特种部队被裁撤,被保留编制的少量特种部队也大多员额不齐。19804月,美军特种部队伊郎营救人质失败,美军特种部队的战斗一力已跌到了芥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主要威胁已经不再是来自苏联的常规力量,而是来自暴乱和恐怖主义。“伊朗人质事件”导致卡特总统下台后,新总统里根是“低强度冲突”理论的拥护者,他检讨了美国的战略失误,使美国决策层认识到了歧视特种部队发展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到特种部队的作用。里根政府的国防部长温伯格说:“‘低强度冲突’将是我们在本世纪末可能遇到的最大威胁,而这种冲突最适合特种作战部队作战,因此,我们必须复兴特种作战部队,并给它以优先的地位。”

在里根的极力推动下,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出现了肯尼迪以来的第二个发展高潮。特种作战部队的人数、经费开支、编制体制以及实际使用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武器装备也更加精良。低强度战争是由最先在60年代提出的低强度作战行动一词。80年代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低强度冲突(LIC)的概念,它是指介于和平(即不使用任何武器)与常规战争(全面使用武器)之间的一种状态。美国认为,常规军队在低强度冲突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十分微不足道的。最有可能和更为常见的是,采取迅速有效的政治行动而不是用军事镇压来平定叛乱。另外,叛乱运动所得到的外来援助可能是有限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当地民众把外援视为外来浸略的话,这种外援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然而,明智、反应迅速的政治措施与快速而全面的小规模军事行动相结合,则有可能失败最棘手的叛乱运动。虽然颠覆和心理战计划在本质上不一定属于军事范畴,但却可能只有某些军事内涵。军方的民事行动和对人门与资源的控制活动,不仅要涉及军队,而且对于反叛乱运动的成功还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特种作战部队无疑是实施这些行动的第一选择。198811月,美国在此基础下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低强度战争”理论。何谓低强度战争?美军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作战形式,主要包括地区性冲突,游击战争反游击战,叛乱与反叛乱,中、小规模武装入侵与反入侵,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活动等。美军认为,低强度战争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政治上敏感性强。进行低强度作战是为了完成国家某一“特定”和“有限”的政治目标,军事利益必须服从于政治利益。即使是军事上可行的计划,也要视国家政治需要而定。其次,低强度战争是多层次的冲突,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军队的作用由小到大,军事行动包括威慑性部署、军援军训、战斗勤务支援、战斗支援乃至直接投入作战部队,低强度战争的形式大致可归为三类:第一类为政治、经济冲突,敌对双方互以政治、经济为制裁手段,军队不直接卷入,但可以用调整军事部署、提高战略等级、“显示地伙性力最”等方式来发出“威慑信号”;第二类是国家、地区性冲突上升为武装对峙、军援活动从一般性物质援助上升到直接派逍军事顾问;第找类足地区性战争,如游击战,有限领土入侵,以武力夺取资源或设施以及外部势力直接卷入地区战争等。

第三,就作战行动而言,低强度战争作战时间短促,强调以快制胜,避免事态恶化。为了尽快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要求集‘扣优势兵力,不惜在狭小地区高密度地使用部队。低强度战争的战场包括从林、山地、岛屿以及城市、港目、机场等多种环境,部队要有较强的野战生存能力,建立有效的情报与后勤保障体制。低强度战争注重通过军事行动完成政治、经济等非军事任务,作战目标不确定,要求指挥员具备高度的战略意识,将作战部队的战述行动与国家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完成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性使命。

低强度战争“的理论虽然最近刁”引起美国政坛的兴趣,但军方却已付诸实践,并对其常规部队进行调整,同时大力加强了特种部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军常规作战部队的发展以“重”为主。面对华约在欧洲庞大的地面部队,美国针锋相对,以“贡”对“乘”。始终保持强大的前沿乘装部队,立足于打高、中强度战争,注重在北约战线应急。同时,发展重型装备也一度被认为是现代化军队的贡要特征。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全面战争和美苏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低强度战争的威胁日益突出。一般任务部队过分侧重发展重装部队,对偶发事件和低强度作战准备不足。80年代以来,美军采取了改革措施。陆军着手组建以轻装步兵为主、适于在多种环境下作战和快速部署的轻刑步兵师。同时,美军加强了特种部队的建设,参谋长联席会议成立了联合特种作战局,各战区也在积极筹建特种作战司令部,陆军特种作战部队的数量增加了66%,海军增了17%,空军的特种作战贬机也增长了近一倍。在指挥系统方面,美军建立集中控制、独立行动的低强度作战体制。由于低强度战争涉及面广,政治敏感性强,美国考虑在最高当局中成立联合机构,密切协调外交、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及新闻等部门的行动。作战部队则尽可能降低指挥控制系统的层次,使各独立行动的部队都有健全的指挥系统,减少对1几级指挥所的依赖。

实践证明,美国以“低强度战争”理论为指导,加强特种作战部队建设的举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自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以来,美军特种部队在地区武装冲突、国际反恐、维和行动和几次局部战争中,创造了一系列的经典战例,鲜有败绩,为维护美国的利益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二节  美军特种部队的任务

美军认为,美军特种作战部队担负的战略使命在冷战后的国际环境中日益重要,其战略使命为:在危机和冲突(如恐怖主义活动、暴乱和破坏活动等)未发展为战争时,向决策者提供更多处理危机和冲突的选择手段;作为“力量倍增器”,支援参加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常规作战部队,从而提高美军作战的效能;参与支援人道主义、维和行动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强国家执行此类任务的力量。具体地说,特种作战部队遂行下述任务:

直接作战行动

直接作战行动是美军特种作战部队遂行的短期攻击和其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旨在占领、摧毁和破坏特定目标,或捕与抢救特定人员,以及摧毁特定器材。为攻占敌国或禁区内的重要目标,特种作战部队可能采取袭击、直接攻击、清除障碍与反舰作战等行动。

二、特种侦察

特种侦察即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在平时、低强度武装冲突或战争环境中运用齐种方法,获得或核实现实或潜在敌人的能力、意图、行动等有关情报。主要包括进行环境侦察、目标搜索、作战区侦察,打击效果侦察、放置和发现传感器,或协助探索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

三、非常规战

非常规战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包括叛乱或其他武装抵抗运动的军事行动和准军事行动。主要是在敌后或政治敏感地区,配合当地部队进行诸如游击战、颠覆、破坏、情报搜集和其他隐蔽或秘密的行动。非常规战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由美军支持的当地武装或代理人实施,美特种部队的职责是指导、训练和援助当地抵抗组织。

四、外国内部防务

是指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对受援国的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警察和其他武装力量提供训练、咨询和援助,旨在使该国家免遭非法活动、颠覆和暴乱的损害。在反叛乱行动中,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也可在东道国网内或国外直接参加作战,也可在战区的战略后方遂行外国内部防务。

五、民事活动

民事活动是指美军特种部队在友好、中立或敌对地区为建立、维护、影响或利用军队与民事机构之间、军队与平民之间的关系而开展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军事行动、巩固作战成果。民事活动还可包括出种特作战部队执行通常应当地政府承担的任务。

六、心理战

它是为了对行为进行疏导以配合指挥官的战术、战役和战略意图而设计的心理产行动。美军特种作战部队主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传单、因特网、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等实施心理战,目的在1二影响敌对闲家公民的行为、态度和情感、诱导或强化有利;美国国家   标的态度和行为。

七、反恐怖主义

反恐怖主义地政府的或民间的军事机构采取进攻性措施,防止、遏制和消灭恐怖主义的活动。此类行动包括防恐怖行动(即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恐怖主义的破坏)和反恐怖行动(以攻击的方式阻止、慑止和对付恐怖主义行动)。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在反恐怖主义行动中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其特殊能力,事先预防、阻止或解决国外恐怖主义事件。

八、防止大规模毁伤武器的扩散

特种作战部队将支援各战区司令部、国家小组和其他政府机构在防止此类武器扩散方面的战略,采取慑  和防范此类武器使   目的措施。特种作战部队可执行对此类武器的特殊侦察、情报搜集和评估任务。特种作战部队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发现和摧毁此类武器的运载系统及相关设施。

九、信息战

旨在夺取和保持美军信息优势的作战行动。在信息战(或指挥与控制战)中美军特种作战部队要遂行的任务是:保护已方信息系统免遭攻击,探明、控制和摧毁敌方信息系统,保持对敌信息优势,并阻止美国的敌人拥有和利用这种优势。

十、其他有关的行动

特种作战部队实施的其他行动包括:安全援助、缉毒、扫宙、人道主义援助、人员的搜索和救护、特殊行动和其他联合支援行动。在这些领域中,特种作战部队按照战区作战司令的指示与其他部队共同分担任务。

第三节  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作用

美军认为,特种作战部队在未来战争和局部武装冲突中的作用主要有:

参与大规模地区战争

在大规模地区战争中,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常规部队的“力量倍增器”。特种作战部队直接配合常规部队作战,援助与美国结盟的当地部队,袭扰敌军,并通过战争结束后的重建活动,来巩固取得的胜利。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特种作战部队曾实施特种侦察和直接作战行动,并在伊拉克主要作战结束后执行了包括乘建伊拉克警察部队等其他任务。由现役和后备役人员组成的民事部队负责管理离散人员和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分发物品,并捉供服务。预备役民事部队还帮助伊拉克临时政府各部门制定和实施战后的迅速重建计划。

在海湾战争中,关军特种部队实施欺骗作战和心理战,诱使敌军错误判断多国部队作战计划,瓦解了伊军的抵抗意志,加速了完成多国部队作战的过程。根据战俘交代,心理战传单和广播导致5万至8万名敌军投降。

二、应对大规模毁伤武器的威胁

大规模毁伤武器的扩散是冷战后时代美国及其盟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当美军部队在某个战区面临大规模毁伤武器的威胁时,特种作战部队可以采取威慑、防御或摧毁方式支援正规作战部队对付这类武器的威胁。特种作战部队运用心理战可向外国听众宣传美国决心并有能力阻!下大规模毁伤武器的扩散和使用,以达到威慑的目的;还可采取直接作战行动对武器系统、贮存设施及指挥控制扣心实施精确打击,以威慑或摧毁此类武器;特种作战部队的特殊侦察能力能提供无法从正常手段得到的实时情报,从而预防来自大规模毁伤武器的威胁。

三、应时低强度武装冲突

恐怖主义、非法活动、颠覆、暴乱以及政变等,将继续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集团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主要手段。一些国家利用这些手段破坏美国的海外军事存在,削弱关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和影响,扰乱集体防务的协作,甚至直接攻击美国、盟国或与美国友好的国家政权,从而削弱地区安全。鉴与特种作战部队的独特能力和低强度冲突的特点,他们在低强度冲突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美网对付低强度冲突不再侧重于达到摧毁敌人或占领地盘这种军事目标,而侧重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不胃战争风险的情况下,建立或恢复有利于地区或国际稳定的环境。

四、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种作战部队行动的敏感性,不允许在《国防报告》中对其大部分行动进行具体的论述,然而,其在近期国际安全事务中的作用可列举如下例子来说明:(1)特种作战部队继续支持美国中央总部在沙特和科威特的训练任务;(2)在海地“支持民主行动”中,特种作战部队成功地运用了其在语言、文化和组织方面的技能,帮助海地恢复了稳定、民主和法制;(3)在“提供承诺”行动中(19927月至今),特种作战部队参加了联合国发起的对前南斯拉夫共和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活动;(4)特种作战部队的心理战和民事专家继续协助美国各个海外战区总部制订民主化援助计划;(5)特种作战部队继续支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反毒品行动。

80年代以来,美国实施了多场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的实践证明,特种部队的行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仅用于非正规作战行动领域。在未来局部战争和冲突中,特种部队可以在威慑和实战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种作战行动通常包括特种行动、特种支援和特种保障。过大的特种部队伥战在作战规模仅仅属于战术行动,但随着特种作战能力的提高和作战理论上的成熟,在未来某些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将可能出现独立完成战略性任务的特种战役和战斗。也就是说,有可能运用特种战役或战斗来直接达成特定的战争目的。同时,由于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战争需求的变化,使特种部队的结构和特种作战的内容发生了某些变化。美军海陆空军均编有特种部队,随着特种作战领域的进一步扩大,美军甚至正在考虑建立一支独立的特种战军种。

第四节  美军运用特种部队的基本原则

关军条令指出,九大军事原则适用于指导特种部队作战。同样,特种作战部队在进行战术作战行动时,也应遵循空地一体战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在其体运用中结合特种作战能的特点和要求。

总的说来,美军特种部队运用的基本原则足适时而坚决地运用于战略、战役方向、主战地域、关键时节,并注重发挥其精干灵活的优势,保障战役和战斗的胜利。

一、任务广泛,重点突出

美军的特种部队,作为参与各种作战行动的精锐,犹如战场!几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每每都能直刺敌人的要害部位,在战场上,特种部队通常执行常规部队无法完成或无力完成,且与战略和战役的成败相关的作战任务。

在特种作战的实践中,尽管特种部队的任务有繁杂和广泛的特点,但在作战使用的过程中,美军仍然强调在突出重点,将特种部队用在“关键的时候和关键的地区”。以海湾战争为例,美军虽然在海湾地区集结和部署了大量的陆海空特种部队,但在具体运用时,仍然是根据不同的作战样式、不同的作战阶段而有所侧重。战前,美军要求特种部队主要执行搜集伊军战略,战役和战术情报,重点是搜集伊军地面防空和“共和国卫队”的情报。而战争爆发后,特种部队则以沁环的力量在科威特、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执行以特种侦察和袭击破坏伊军重点战术目标为主的任务。

在具体行动上,美军要求特种部队要注重在复杂的战场上,以主要的兵力丘器和手段完成与战局胜败相关的任务,而对其余任务,则给予必要的监视与控制,或以少量的兵力完成。对于敌方众多的目标,只精选其要害和脆弱的目标子以攻击以减少伤亡。节约兵力,以便有能力完成后续任务。

二、集中使用,快速反应

特种部队是美军快速反应部队中的骨干力量。在作战的运用上,特别强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反应,在具体的部署上,通常根据敌情、地形、任务性质,确定使用的时机、规模、地点和方式,并通过在关键的时节迅速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的方向和地域,保障战役和战斗行动企图的顺利实现。

美军对特种部队的部署和使用,主要基于特种部队遂行任务的性质和方式,其基本的要求就是确保作战行动的快速反应。为此,特种部队在遂行任务时首先是谋求局部优势。美军的特种作战,通常不强求拥有对敌兵力和火力的总体优势,而是在具体的战术行动上,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灵活有效的兵力和火力集中,形成局部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巩固和发展至完成任务为止。其次是强调“多维”机动。即综合运用各种战斗车辆、运输机、直升机、舰艇和运输船只等高技术化的机动工具,实施跨战区、大范围、远距离的快速机动和部署。第三是采取严密的伪装措施。纵然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神速和诡秘,但在高技术化侦察器材的监视下,很难做到动而无形,藏而不露。为有效地防止敌空,下和地面的侦察和远程火力空袭,特种部队在集中、机动和部署的全过程中,通常要广泛实施欺骗佯动和干扰破坏行动,以欺骗迷惑敌方,隐蔽行动企图。必要时,美军则以强大的空地一休火力压制和摧毁情报侦察机构,袭击敌武器系统,掩护特种部队的集中、机动和部署。

三、精选目标,灵活编组

美军特种部队通常根据统帅部或战区司令部的作战意图和任务,精选下列目标进行乘点打击;敌指挥机关;通信、控制、协调中心;上战兵器库;发射阵地;经济、能源和后方基地等。为能够对上述作战目标实施有效的打‘圣矿和破坏,特种部队在作战行动中,遵桥的基本原则:一是实施多方位的侦察。广泛而有重点地利用卫星侦察、航空侦察、技术侦察、战斗侦察和特工、间课侦察等手段,旨在察明目标的情况,增强目标的透明度。二是采用灵活的编组方式。美军认为,根据作战任务灵活地编组,便于灵活机动,隐蔽行动企图,使敌方防不胜防。因此,“小而精、功能全”是美军特种部队战斗编组的主要特色。这种编组,通常根据选定的目标数量、性质、结构、地形和敌防卫程度而定,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自由灵活,不拘一格。三是强调行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在深入敌战略战役纵身行动中,由于经常四面受敌,环境险恶,需要特种部队的各分队,各战斗小组之间,要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互支援,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地完成特种作战任务。

外(台)军信息作战理论

7.01 1W

美军信息战(Information War)的缩写。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信息战是通过影响地方信息和信息系统,保护己方信息和信息系统,获得信息优势从而支持国家军事战略的行动。

7.02 10

美军信息作战(Information Operation)的缩写。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信息作战包括与全球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利用或阻扰敌人的信息和决策系统,综合了信息的各个方面以支持和提高战斗力要素,目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武器和资源住在战斗空间,信息作战适用于信息及其生产、获得、处理、存贮或传播的信息系统。

7.03 C2W

美军指挥控制战(Command and Control Warfare)的缩写。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指挥控制战是综合使用作战安全、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和物理摧毁,在与情报的相互支援下,阻扰敌方信息,影响、削弱或摧毁敌方指挥控制能力,同时保护友方指挥控制能力防御上述行动。指挥控制站应用于整个作战和各种层次的冲突。指挥控制站适用于战争的各个阶段,作战中攻击和防护具有同等的地位:首先,指挥控制攻击。目的是通过攻击敌信息系统,特别是该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相关设施,破坏敌指挥控制能力名,使敌指挥官无法了解战场情况,最终引得不到信息而就范。由于敌信息系统十分庞大复杂,在实施攻击时,要使用各种手段,既进行“硬摧毁”,也实施“软杀伤”,以便切断敌信息流的“主脉”。其次,指挥控制防护。由于己方信息情报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易受攻击的弱点,因而要使己方半尺有效的指挥控制能力,就必须严密地组织与实施指挥控制防护。指挥控制防护的目的是,使己方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能力,就必须严密地组织与实施指挥控制防护。指挥控制防护的目的是,使己方部队保持有效进行指挥控制的能力,使敌方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宋剥夺己方的信息优势,以影响、削弱或摧毁己方的指挥控制系统。

指挥控制战由五大要素构成:实体摧毁、军事欺骗、作战保密、电子战、心理战。

7.04 EW

美军电子战(Electronic War)的缩写。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电子战是任何运用电磁能和定向能来控制电磁频谱或攻击敌人的军事行动。电子战的三个主要分支是电子攻击(EA)、电子防护(EP)和电子支持(ES)。

7.05 PSYOP

美军心理战(Psychological Operation)的缩写。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心理战是向外国观众传送有选择的信息和征候,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推理以及最终影响外国政府、组织、团体和个人行为的有计划行动。心理战的目标是诱导和增强对己方目标有利的外国态度和行动。

7.06 网络中心战

“网络中心站”是美军进行战争理论深度创新的结果。美军得“网络中心站”不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战,而是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类似于我们常讲的信息化战争。

“网络中心站”是指将军队的所有通信系统、探测系统和武器系统组成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各级作战人员利用该网络体系感知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指挥与实施作战行动。“网络中心站”的网络体系由“无缝隙”互相连接的三个网络组成,即探测网络、交战网络又称打击网络,连接各主要武器系统;通信网络对前两者起支撑作用,是它们的神经中枢。

“网络中心站”有十分引人注目的作战优势,第一,能充分利用分散配置的部队。网络体系建成后,可使分散配置的部队在不实施机动,不集中兵力的情况下,就集中战斗力。第二,部队将耳聪目明。通过计算机网络体系,部队将对敌情了如指掌,对指挥官的意图一清二楚,使战争对自己透明。第三,部队能发挥最大作战效能。作战空间的各作战单元用网络联为一体后,分散部署的兵力兵器既能有效地协调行动,也能为适应新的战场情况迅速转换作战样式,从而增强部队的灵活性和战斗力。

7.07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开始研制的一种卫星导航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与3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定位设备组成。24颗卫星于1993626部署完毕,耗资30多亿美元。这24颗卫星分布在6个地球轨道面上,在地球上空20183千米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周期为12小时,轨道倾角55度,两个轨道而之间在经度上相隔60度。卫星上装备有原子钟、导航电文存贮器、伪码发生器、发射机和接收机等设备,用微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经接收机的计算,可使全球任何地点和近地空间的用户得到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可为海上船只、空中飞机、地面车辆等提供精确的用以确定自己坐标的信号以及为电子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间输入。

全球定位系统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在军事上已从单纯的导航定位扩展到目前捕获、武器校射与制导、传感器布设、照相侦查和电子情报标注、指挥控制、搜索与求援等悦来越广泛的领域。全球定位系统的充足配备,可以提高“灵巧”武器系统的利用效能,并大大提高部队的效率和效能。

7.08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在许多方面与GPS十分类似。它也由空间运载体、监视与控制站以及用户设备三部分构成,知识监视与控制站位于俄罗斯境内。每颗GLONASS卫星在L2两个频率上辐射信号。然而与GPS不同的是它使用频分体制,每颗卫星的L1L2频率是专用的,与其他卫星不同,以此接收机能把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区分开来。GLONASS的卫星分布在三个等间隔圆形轨道上,轨道倾角64.8度,卫星绕地球一周约需11.25小时。由于卫星轨道倾角大于GPS,因此,在高纬度地区,几何精度因子比GPS好,而GPS在中、低纬度地区覆盖好一些。

7.09 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

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简称“联合星”,是美陆、空军联合研制的战场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用于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探测敌战线纵深地域内地面、低空的固定目标与移动目标,将目标状况与位置的信息实时传报给地面不对指挥官和空中的攻击飞机,指挥引导火力攻击飞机,指挥引导火力攻击。该系统由E8A飞机和州/TSQ132v)地面站两部分组成。在海湾战争中进行了首次实战性试验。

主要特点:能随时调往世界各地不同地区执行任务,机动能力强;装备的大量先进通信电子设备能同时完成空地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火力攻击指导与情报侦查分析任务,综合功能全;既可执行战略性的C41任务,也可执行战区与战术性C41任务,既可保障空对地单独作战使用,也可保障空军与陆军联合作战使用。

7.10目标部队

2001年美国陆军在一份名为《目标部队概念》的重要文件中指出,计划在2010年左右组建一支将重型部队火力和轻型部队机动相结合,能在全天候条件下、在世界任何地点遂行各种军事任务的“目标部队”。

作为过渡,在2010年前美国陆军将先组建“中型”部队(过渡部队),即利用现有技术,提高一些旅级部队的机动作战与快速部署能力,2001年,美国陆军宣布,到2003年为止,美国陆军驻夏威夷州的第25步兵师第2旅、驻阿拉斯加州第172步兵旅、驻路易斯安娜州第2装甲骑兵团、以及驻宾夕法尼亚州的第28步兵师第56旅改组为“中型旅”,加上1999年开始在华盛顿州筹建的两个旅,美国军中型旅将达到6个。首个“中型旅”在2003年已经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到2007年,规模为68个旅,外加一个师的“中型旅”将最终成型。

7.11 联合指挥控制战中心

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联合指挥控制战中心,为原联合电子战中心,任务是向作战指挥官直接提供指挥控制战支援。在整个作战的计划和执行阶段,支持指挥控制战备要素的综合秉作战安全、心理战、军事欺骗、电子战、摧毁以及信息战的非战斗军事应用。

7.12 陆军陆上信息战行动中心

美陆军信息作战条令指出,陆军陆上信息战行动中心是信息战/指挥控制战的陆军级中心,作战任务是向陆上下属军种指挥部提供经裁剪的信息战/指挥控制战支援。陆上信息战行动中心对陆军下属军种指挥部的支援联合指挥控制战中心向司令官和联合特遣部队提供的信息战/指挥控制站支援。

7.13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于19967月颁发了《2010年联合构想》。这一构想对2010年前美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作战训练做了基本规划。它的贯彻实施,对世界军事斗争形势和各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0年联合构想》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明确了国家战略目标、威胁与军队的任务

美国国家战略目标:一是保护海外美国公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二是捍卫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政治自由;三是维护美国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四是保证国家强盛,人民富足。

美国战略目标和根本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地区性冲突,可能发生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二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扩散,特别是核生化武器及导弹技术的扩散;三是低强度冲突,主要包括种族纠纷、领土争端、恐怖主义活动等;四是“非对称的敌性国家或组织”,这些与美国为敌的国家或组织在军事实力方面不占优势,它不与美军作正面较量,而往往利用核生化武器,计算机病毒等武器,采取游击战、恐怖活动等“非正规手段”,对美军实施“非对称攻击”,破坏美军的信息系统,大量杀伤美军人员。

美军的总任务:进行威慑,防止冲突;在威慑失灵时,坚决地实施作战,并赢得胜利;和平时期,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行动。具体任务有:保卫或解决领土,实施“惩罚性入侵”,遏制冲突或战争,保持技术优势并履行对外承诺,保护或救援海外美国公民,抢险救灾,保卫核心安全和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

2)实施高度一体化的联合作战

美军在作战时,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集中大量兵力,而只要在关键时间、关键地点,集中关键性的作战力量,就可以打败兵力数量占优势的敌人。至21世纪初,美军将十分强调实施高度的一体化的联合作战,其作战原则为;

制敌机动。多方位运用信息、作战力量和机动能力,使用分散部署的陆、海、空、天部队,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

精确打击。将各种先进手段,包括非常准确地空投、辨别武器打击效果和全天候远距离武器精确投放能力等结合在一起,为将来的联合部队指挥官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使其更加灵活、准确、及时地作出决策。

全维防护。在作战的各个阶段,从各个方向、各个层次上,对美军部队实施全方位的保护,减少伤亡,确保部队在部署、机动、展开和作战过程中的行动自由。

聚焦式后勤。很大程度上也是“精确”后勤,是指把信息、后勤部队和运输手段融为一体,利用自动化补给网络系统跟踪检测作战部队对各种物资的动态需求,并将所需物资和勤务及时、准确地送到各战略、战役和战术单位。

3)要求建设一支占绝对优势的武装无力量

该构想指出,美国军事力量的建设目标是:建成一支平时能威慑,战时能取胜,在任何冲突中都占绝对优势的强大军队。

4)强调掌握制信息权

构想指出,掌握制信息权是联合战役制胜的保证。传统的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将成为过去,小部队、大联合、灵活多变的小规模机动战和信息化为主的网络攻击、全纵深精确打击的作战样式将得到广泛应用。破坏敌作战系统的完整性和运行连续性的“结构破坏瘫痪战”和掌握信息权是实施联合战役的前提。

2010年联合构想》强度谋取全面优势,强调实施联合作战,强调人的因素,强调思想和观念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重视夺取信息优势,着重加强美军的信息战能力,反映了美军改革的总体设计。

7.14 美军《2020年联合构想》

为保持美国在21世纪的绝对军事优势和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的目标,20005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颁发了指导未来美军建设的理论文件——《2020年联合构想》。新构想以《2010年联合构想》为基础,针对2020年前后美国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上的挑战,特别是新的全球性对手挑战,进行了预测,规定了未来军队目标,明确了新的联合作战思想,是指导美军未来15——20年联合作战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该构想强调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

1)战争准备重点由答应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性战争,转变为与潜在的全球性对手进行国家级战争。

2)作战力量构成上由仅强调本国军种联合转向强调国军队与多国及割各类机构间的全面联合,谋求动用国家乃至盟国的综合力量对付潜在的全球性对手。

3)军队建设的目标上,强调取得在所有层次的战争与冲突中均能制胜的“全谱优势”,尤其是信息优势,同时强调必须将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

4)在联合作战中,突出强调联合指挥与控制的重要作用,指出实现各军种、多国及跨机构有效融合的关键在于指挥与控制上的联合。

5)在对“创新”的阐述下,指出创新是联合部队改革的关键部分,并强调美军将来的发展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更要靠思想、组织体制及其他的创新。

同《2010年联合构想》相比,《2020年联合构想》强调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力争“全谱优势”;在广泛运用高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因素;重点研究非对称作战;并注重对潜在对手的研究,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挑战。

7.15 美军主要数字化作战平台

目前,美国已装备的作战平台主要有:

1M1A2“艾布拉姆斯”<Abrams>主战坦克。该装备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上产、安装有最先进的数字化设备的高速机动坦克。它装有复合装甲和先进的火控系统,是的M1A1的改进型。其主要改进项目是,安装附加装甲,改善乘员局部防护,增设由得克萨斯仪表公司制造的车长独立式热成像仪和由通用电器公司研制的车长综合图像显示屏,采用1553B数据总线技术、定位导航仪、驾驶综合显示器、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装备有IVIS车载信息系统,SINCGARS电台等。与M1A1相比,其进攻能力提高54%,毁伤概率提高一倍,防护能力提高了一倍

2M2A2M2A2“比莱德利”(Bradley)步兵战斗年。该装备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装备有数字化设备的轻型装甲履带车,车内可搭载9名人员的步兵班。主要武器是M242C7.62毫米并列机枪和一具双管“陶”式导弹发射器,车内的热成像瞄准器能全天候捕获目标,车内装有第二代前视红外雷达,IVIS车载信息系统和SINCGARS电台,利用这些网络和设备能与M1系统坦克等协同作战,实时传递情报。

3)战斗指挥车(Battle Command Vehicle 简称BCV)。战斗指挥车内有指挥、作战、情报、火力支援4个工作站网络系统,并分别设置了工作台,供指挥和参谋的4名主要成员工作,车内配了B2/C2软件系统,通信设施和“IV”车际信息系统,装有与多种武器系统兼容的数字化调制解调器。情报工作站负责处理无线电频率网络中发送的目标传感器数据,这些数据加工后产生有关敌军及地形障碍的画面,可与使用手持机或膝上机并且运用B2A2软件的战斗部队共享,使装甲部队能在调整激动状态时实施有效的指挥与控制,并能与现已装备的和正在研制的陆军战术指挥与控制系统联机使用。这种车辆将为一定指挥所提供快速机动能力,更广泛的通信能力,较强的抗毁能力以及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此外还增强了指挥所核、化、生武器的防护能了。

4RAH-6“柯曼奇”(Comanche)轻型武装侦查直升机。该装备是美国最新式的侦查直升机,由波音公司于西科尔斯基公司承包商集团设计生产。“柯曼奇”是具有侦查、对地攻击、空中格斗能力的轻型双引擎直升机,机长14.5,机重3975千克,续航2.5小时,并广泛采用了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广电技术为主体的高技术航空电子设备。

5AH-64C/DJfp可帕奇“Apache”攻击直升机。该装备由麦道公司生产,是AH-64攻击直升机的改进产品。C型的改进项目包括:安装改进的数据调制解调器,增加SINCGARS跳频电台,以便于与其他设备联网,增加电源,新型武器处理机和惯性导航系统,加装经改进的多普勒导航系统,任务计划台,完全一体化的GPS,携带“毒刺”空对空导弹,重新布置天线以改进贴地飞行时的通信和敌我识别能力。D型用于探测和截获空中和地面目标,改进项目出包括C型的全部项目外,还装备斯汀豪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公司联合研制的毫米波雷达火控系统,雷达频率干扰机,可发射“发射后不用管”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改进后“JP科帕奇”直升机利用其通信设备,加强了与空中和陆上其他武器系统的数据交流,提高了整体的作战效能。

6UH-60“黑鹰”直升机。该装备是美国西科尔斯基公司研制的双发单桨直升机,最大航速268千米/小时,续航时间可达2.3小时,航程600千米。它有很好的生存能力,可防7.62毫米子弹,机体结构强度大,抗坠毁能力强,能经受住以12.5/秒得垂直速度触地时的撞击,乘员不会受伤,机舱容积可保存80%,主要担负空中突击、空中支援、伤员后送任务,一次可以运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并搭载5名炮手及50发炮弹,也可运送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还可执行战场后勤补给、敌情侦察及指挥控制任务。

7OH-58D战斗侦察直升机。该装备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在OH-58D直升机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双足轻型侦察/观测直升机。该机不仅可以安装7.6212.7毫米机枪及70毫米火箭,还可以携带4枚“毒刺”空对空导弹或“海尔法”空对地导弹,如果执行战场救援任务还可以空运四名人员,最大航程556千米。它最明显的外形特征是,凸起在机体上方的圆球形旋翼轴瞄准具,内装电视摄像机,红外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可以完成侦察、警戒、指挥和控制,目标搜索和为“海尔法”导弹与其他激光制导武器知识目标以及作战等任务。其侦察到得数据通过其机载通信系统,传送给UH-60“黑鹰”直升机或地面指挥部。该机以小巧、轻便、速度较快、性能较好并能昼夜全天候飞行的优势享有声誉。

7.16俄军应对信息站的六项措施

1)成立信息安全与信息对抗领导协调机构

俄军认为,为统一领导信息站的跟踪研究,并协调有关保护信息安全与反信息战部门的活动,必须成立高层次的领导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汇集与信息战有关的一切信息,并领导和协调有关活动。目前俄已成立了这种性质的机构,它隶属于总统的国家信息政策委员会,下一步还计划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

2)制定抗击信息侵略的理论原则

俄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信息战将与空战、海战、陆战一起出现,信息战是未来战争六种主要作战样式之一。今后一个时期内,信息战是敌围针对俄罗斯的最佳入侵攻击手段之一,前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垮台,美国和西方的信息攻击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组织有关研究机构和部门制定相应的抗击信息侵略的理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信息对抗构想”。该构想应当阐明:信息威胁的性质;信息对抗的概念;信息对抗的范畴;信息对抗的任务;实施信息对抗的原则;实施信息对抗的程序;信息对抗的组织、指挥方法;信息对抗的发展趋势。

3)建立信息对抗心理教育防范体系

俄军认为,稳定国民和武装力量的心理状态,使之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能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是抗御信息攻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针对西方把信息心理攻击作为信息战主要手段的情况,俄军认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武装力量和其他专政部门内建立全新的“信息对抗、信息心理对抗教育和防范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括技术防护、宣传报道、思想教育等,特别强调应重视对公民和全体军人的爱国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教育。俄安全部门还针对美国加紧研制信息战武器和进行信息战准备等情况,规定对负面信息的制造者,无论是个别案件还是事关整个战略态势的案件,都要予以揭露,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具有识别功能的“过滤器”,将外界信息攻击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建立专门对付信息战的特种部(分)队,采取对抗笔信息打击的主动攻击措施

为防止敌对国家实施信息攻击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巨大影响,俄政府决定由安全会议组建了特别分队和机构,专门进行信息战,消除信息战后果,以确保俄罗斯联邦信息传输领域的绝对安全。

5)发展对付信息打击的关健技术和手段

俄军认为,未来战争的胜利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优势,信息优势在克敌制胜方面将起决定性作用。在未来提高部队战斗力的理想办法不是增加武器装备的数量或休杀伤力,而应当足通过发展对付信息打击的关键技术和手段来加强其信息战能力。俄罗斯在信息技术特别是军事信息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差,只是尚未形成体系。在目前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着力发展关键技术和手段。有鉴于此,俄罗斯已把信息战武器列入目前正在研制和未来将重点研究开发的“非传统武器”之一。俄军认为,信息战武器是“21世纪最令人恐惧的武器”,他可以代替目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比核武器更加危险的武器。为此,俄将研制信息战武器作为俄军重点科研课题列入长期军备发展计划,并将针专门的程序控制技术视为遏制信息战的因素,加紧研制信息战“早期预防系统”、战略和战场C41系统、战略防御体系的信息系统、武器平台控制系统、无线电子对抗设备、超高震荡器、信息病毒,以及大气信息图像等。在重点开发的关键技术方面,目前已提上研制日程的主要有: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信息攻击与防护技术、相关的软件技术等。

6)加强信息领域的军政协调

由于信息技术对武装力量组织原则、编制结构及战斗力的影响日益增大,俄正加紧制定国家信息工艺(包括军民两用工艺)专项发展计划,总统下属信息政策委员会已向总统呈递了于国防部在信息领域协调政策的补充报告。

 

外军信息弹药知识

 

目录:  一、 发展信息化弹药的背景  二、外军信息化弹药列装及研制现状   三、外军信息化弹药发展趋势  四、国内外信息化弹药装备与技术比较分析弹药,是武器系统的终端子系统,通过对口标起作用而发挥武器系统的威力。弹药无论是在过去的世界大战中,还是在当今的局部战争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昨用。普通弹药,它通过发射和投掷的方式,凭借自由落体去攻击目标,而信息化弹药是进行信息战,或利用信息来探测、识别、跟踪目标、或导引、控制弹丸飞行、命中及起作用的弹药。能在全纵深上准确打击目标,主要取决与以制导弹药为主题的信息化弹药。与普通弹药相比,信息化弹药作战效益可提高100~1000倍以上,效费比可提高30~40倍以上。 一、发展信息化弹药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军事领域兴起了一场新的深刻变革,其基本特征之一即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装备发展上的重点逐渐从“以平台为中心”转向“以弹药为中心”,弹药成为武器装备研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信息化弹药日新月异,其性能大幅度提高。以红外、激光、卫星定位等为代表的先进制导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信息化弹药的异军突起,现代战场目标的多样性,促进了新型弹药和新概念弹药的不断产生和发展。信息化弹药的比例不断增大,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导。  二、  外军信息化弹药列装及研制现状  弹药增程技术、末制导与末敏技术等用于新装备的产品中。采用底排增程后,射程最远可接近40km。采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时,圆概率误差为2~3m   末制导炮弹有美国M712式“铜斑蛇”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炮弹、俄罗斯红土地152/155激光末制导炮弹、“铜斑蛇- 2激光半主动/红外成像双模制导炮弹、北约XMR21155mm自主式精确末制导炮弹等。   英国莫林81mm毫米波末制导炮弹,德国的布萨德120mm半主动激光末制迫击炮弹,瑞典的奇特里克斯120mm红外成像末制导迫击炮弹,法国鹰狮120mm毫米波末制导迫弹等。俄罗斯的品面120mm激光末制导炮弹;  美国227mm末制了母火箭弹,俄罗斯的9M55 300mm毫米波末制导迫弹等。俄罗斯的品面120mm激光末制导炮弹。  美国萨达姆末敏弹,瑞典和法国联合研制的博纳斯末敏弹采用单一红外敏感器。随着战场新目标的出现,研发了破坏高压电网的碳纤维弹,攻击地下深层工事的钴地谈要,对付坑道和钢筋混凝土工事的温压弹,研发了各种新概念弹药。三、外军信息化弹药发展趋势 从技术发展来看,主要有:此案用滑翔和火箭(或底排)复合增程技术,155mm炮弹的射程将达到85km以上。

1、采用双路通信链路,利用遥控或预装订方式,弹丸飞行中可改变飞行状态并进行任务再分配

2、采用GPS/INS制导技术复合的制导技术、口标的精度,提高炮弹的命中精度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3、采用模块化(或多模式)战斗部,提高对付各类战场目标的能力,如美国—瑞典“神剑”XM982155mm炮弹。模块化战斗部包括:子母式、单一侵彻式、侦查、非致命等。

压制武器弹药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远程化、精确化、多功能、模块化、灵巧化。

远程化:榴弹炮弹药的射程要达到100~150km;远程多管火箭弹的射程达到150~300km

精确化:采用低成本导航技术和末段制导技术大幅度地提高弹药的精度,炮弹的CEP10~50m;火箭弹的CEP50~100m

多功能:一弹多用,既能摧毁钢筋混凝土目标,又能毁伤轻型装甲目标,还能反武装直升机。

模块化:弹药功能部/组件模块化是弹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按弹药的组成和机构将弹药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如战斗部模块、制导与控制模块、增程装置模块和稳定装置模块等。通过更换新模块组成新弹药,以使用不同的作战需求。

灵巧化:弹药灵巧化是常规弹药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提高弹药为例的有效途径。采用末敏技术和弹道修正技术使常规弹药不仅具有对面目标的压制能力,而且具有对点目标的打击能力。

预计2015年前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典型装备弹药有:俄罗斯的152mm “红土地”、152mm“米尺”、120mm“捕鲸者-2M”、155mm“红土地-M”等末制导炮弹。“旋风”简易修正火箭弹(弹经300mm)。美国的227mm增程制导火箭弹:“网火”系统用寻飞攻击弹药(舰炮炮弹):改进型PI SADARM末敏弹;美国和瑞典联合研制的“神剑”155mm远程炮弹(2008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美国和英国联合研制的155mm“星”灵巧炮弹。中大口径高炮弹药是靠破片毁伤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初速、增大防空区域、采用各种低成本制导方式或弹道修正技术来提高派单的散步精度;采用预置或预制破片和子母弹技术俩增大弹药的有效毁伤半径。反装甲灵巧弹药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更先进的多模复合敏感器,提高识别和定位性能、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采用集束EFP、可选择EFP等新型EFP战斗部,提高对不同目标攻击的有效性;提高扫描平台抗风漂移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大幅度提高单发子弹搜索扫描面积;敏感了弹药向系列化发展,并扩展到多种发射平台,形成末敏弹家族。另外,美国目前正在研制一种低成本反装甲子母弹药。该弹药是一种小型空中巡航自动控制武器,它由一台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射程可达185km,在飞行过程中采用GPS/INS制导,可在口标去区域巡飞30分钟,采用多模式战斗部,该战斗部对付重型装甲时,可爆炸形成长杆式穿甲弹芯,对付轻型装甲时,形成单一爆炸成型弹丸;攻击软目标如雷达时,可形成多个杀伤破片。未来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战争,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信息战所需的特种功能弹药。如脉冲电磁微波弹、战场势态评估弹、侦查与攻击于一体的巡飞弹、计算机病毒弹、强闪光弹、隐身照明弹、失能弹和软杀弹药等。目前,美国正在研制的新型特种功弹药有:M25770mm火箭红外照明弹、高能微波弹、新型脉冲能武器、摧毁生化战剂用弹药、炮射大面积侦查弹、用于自卫的闪光弹等。俄罗斯正在研制非致死性微波武器。四、国内外信息化弹药装备与技术比较分析 装备上的差距表现在:弹药的品种单一,射程小,末敏弹、末制导炮弹起步较晚。弹药的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有较大差距。红外诱饵弹和多功能烟幕弹,在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弹缺侦察弹、通信干扰弹、电磁脉冲弹、强闪光弹等。技术上的差距表现在:灵巧弹药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技术、高性能EFP战斗部技术、敏感器器件和目标背景数据库等。弹载指导目标探测技术,特别是多模复合探测技术差距更大,低成本惯导技术,末指导技术、弹道修正技术等。弹药增程技术,重点是复合增程技术(火箭主推与滑翔复合增程技术、底排和火箭复合增程技术),冲压发动机增程技术等。战斗部技术,重点是多模战斗部技术、多级串联破甲弹技术、复合作用战斗部技术、新型特种功能战斗部技术、软杀伤和失弹战斗部技术等。另外还有模块化弹药设计技术、弹药系列化、通用化设计技术也比国外落后。

美国陆军分队战术研究

—如何当好蓝军

一、蓝军的任务及作用

演习中通常分为红军、蓝军,边境防御演习中多以红军守、蓝军进攻为主,濒海演习多以红军进攻,蓝军坚守为主。红军是己方,蓝军是假想敌。一般演习是有预案的,比如某一阶段演习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这在演习开始前就通报给红蓝双方了。演习中红、蓝军没有司令部,由上级军事指挥部门派出演习导演组,红军、蓝军根据设定的演习科目进行实兵演练。作为蓝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红军制造困难。蓝军的作用就是增加军事演习的对抗性、真实性,检验红军的训练效果。

在中国大陆一般己方是红军,敌方是蓝军,所以每次演习都是红方胜蓝军负。但是在台湾那里就不一样了,在台军中红方代表敌军(大多数情况下代表大陆军方,共军),蓝军代表己方(国军的军旗和绿色),所以每次都是蓝军胜利,红军失利。

通过充当蓝军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敌军的作战原则、编制装备等,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目的。那么如何当好蓝军呢?演习前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呢?演习中班排连应该怎样配置兵力、设置障碍呢?因此,作为我们充当蓝军的角色—美军,我们需要了解掌握美国陆军分队战术。

二、美国陆军分队战术

美军是当今世界上现代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军队,是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维护其“全球利益”的主要工具。

(一)美陆军分队战术

陆军的作战原则阐述了成功作战行动的特点。这些原则对于取得胜利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有了它们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胜利,但是没有它们就有失败的危险。

1、主动

在进攻中,主动就是通过对敌人实施有力的、出乎意料的打击,而使其失去平衡。指挥官要集中战斗力效果,实施快速、大胆和猛烈的进攻,不断寻求敌方的弱点。在防御中,主动就是要迅速地转守为攻,要运用机动和火力来控制战斗的节奏和先敌采取行动。

2、灵敏

灵敏是指快速而轻松地进行运动和调整的能力。战术灵敏是指己方不对比敌人更快的速度作出反应的能力。它是夺取、保持和扩张主动权的先决条件。

3、纵深

纵深是指作战行动在时间、空间和资源方面的延伸。指挥官通过运用纵深俩获取有效机动所需的空间和实施作战行动所需的时间。有了纵深,进攻中便可有锐势,防御时便可有弹性,在所有其他作战行动中便可有持续的战斗力。

4、协调

协调是指对各种活动进行时间、空间和目的方面的安排,以便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对相关的战斗力进行最大限度地集中,没有协调,就不会有战斗力效果的集中。通过协调,指挥官安排战场各种作战系统以便在预定的地点和时间集中战斗力的效果,其目的是压倒敌人或控制局势。指挥员要保持协调与灵敏和主动之间的平衡。

5、多能

多能是指陆军部队在全球性的全频谱行动中应付多种多样任务要求的能力。胜任形形色色的任务,多能有赖于适应性强的指挥官、能干而又敬业的士兵以及装备精良的部队。

(二)编制装备

机械化步兵连有1个连部和3个机步排组成,编制员额为107人。其中每个机步排由1个排部和3个步兵班组成,共有作战人员32(含排长)名。每个机步兵由9个组成。

机步连主要装备M2步兵战车13辆,M2495.56毫米机枪18挺,“标枪”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6部,40毫米榴弹发射器18部,M16阿型5.56毫米自动步枪89支。

机步排分乘4M2型步战车。在战斗中,排可集中使用也可分别编成步战车分队和下车步兵分队(或称步兵分队)。乘步战车作战时,可使用的武器是125毫米机关炮、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和机枪。下车步兵可使用的武器有:3具“标枪”式反坦克导弹、6M2495.56毫米班用机枪、6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27M16A25.56毫米自动步枪。

美军机步排(班)人员编制表

32

5人)

排长、排军士、无线电话务员、驾驶员和枪炮手

 

机步班

3*9人)

班长、驾驶员、枪炮手、“龙”(标枪)式反坦克导弹射手、两名机枪手、两名步枪手和副班长

(二)

1、任务与加强

连战斗队是由坦克排和机械化步兵排根据任务混合编组的合成战斗分队。连战斗队视战斗情况需要,采用以坦克为主,或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的战斗编组,也可使用纯机步连和坦克连遂行任务。连战斗队通常辖4个排(其中1个排采取配属的方式),连通常辖3个机步或坦克排。

连战斗队通常在营特队的编成内组织防御。连战斗队防御战斗目的视:摧毁敌方进攻;争取时间;保证己方在其他方向上集中兵力;控制关键或决定性地形;转入进攻之前消耗敌军。连战斗队的任务是在主要方向上或次要方向上防守一个战斗阵地、一个支撑点,或在营赋予的地段内实施防御、担任上级的预备队和前方警戒等。

机步(坦克)排通常在上级的编成内组织防御。防御战斗中,主要任务是:在指定地点依托战斗阵地扼守敌接近路,抗击敌冲击:扼守关键地形,迟滞和消耗进攻之敌;担任上级的直接警戒;乘车或徒步实施战斗巡逻;担任连战战斗队的预备队或单独实施局部反冲击。

在指定地点依托战斗阵地防御时,连排班的防御正面和防御纵深如下表:

项目

美军机步连(坦克)排(班)防御正面、纵深表

单位

防御正面(米)

防御纵深(米)

连战斗队 

1500~2000

1000~1500

机步排

300~400

200以上

坦克排

600`700

200以上

机步排

100~200

100

 

50~100

 

防御战斗中,前沿机步排可得到四级(连、营、旅、师)八种火力(野战炮兵、迫击炮、“陶”式导弹发射车、坦克、攻击直升机、战术飞机和防空武器、舰炮)支援,火力效能大大超过排建制内的火力。战斗中,可采取预先计划中请、支援组召唤申请、排(班)越级向火力中心申请、直接引导和指挥本分队装甲火炮支援等途径运用火力。支援兵器一般能得到来自炸点近区的直接修正,实施及时可靠的支援。

2、阵地设置

连战斗队依托防御地段内、沿敌接近路成纵深设置的34道战斗阵地实施防御战斗。防御阵地可分为基本阵地、预备阵地和辅助阵地。

1)基本阵地。基本阵地为士兵、武器系统或连(排)提供据以完成其指定任务的最佳阵地。

2)预备阵地。预备阵地有助于士兵、武器系统、连或排掩护从基本阵地上以火力掩护的同一路段。当基本阵地守不住时,可占领预备阵地。

3)辅助阵地。在无法依托基本阵地或预备阵地完成任务时,辅助阵地可提供最好的手段来完成任务。连的战斗阵地,通常包括1~2个阵地前方的观察哨阵地,各排的战斗阵地(基本阵地、预备阵地和辅助阵地)、机枪与反坦克武器发射阵地、连指挥所掩体机装甲车辆与坦克发射阵地,各阵地通常修筑大量的双人掩体。阵地前沿设置2~3道铁丝网、混合地雷场构成的防护性障碍物。构筑一个完备的连战斗队的战斗阵地通常需要1昼夜准备时间。

连战斗队各排的战斗阵地之间的间距约300。机步排战斗阵地主要由双人掩体、机枪和“标枪”式反坦克导弹掩体组成(大约有12~15个),每个双人掩体通常由有顶盖的散兵坑组成。机步班通常在其基本阵地和辅助阵地各构筑4~5个双人和单人掩体,以及步战车掩体(步战车均有1个基本发射阵地和至少1个预备发射阵地)。步兵班7人占领占地时,通常构筑3个双人掩体,1个单人掩体;9人占领阵地时构筑4个双人掩体和1个单人掩体。各个掩体的间隔通常为20~30。每个掩体至少应能被其他两个掩体观察到并得到它们的火力支援。

3、兵力配置

连战斗队通常根据地形、任务、敌情以及已方武器的特点确定兵力的配置。

坦克通常以排为单位,配置在能相互支援并使坦克乍身隐蔽的阵地上。每辆坦克一般都有一个基本射击阵地和预备射击阵地,所有射击阵地都应具有良好的射界、天然和人工的隐蔽、隐蔽条件和通路。

重型反坦克兵器的配置由连战斗队指挥官确定,在抗击进攻之敌展开阶段,可配置在远距离上且能够实施先敌开火的地点,随着敌军的接近,转移到能从侧翼或侧后打击敌人的位置上,各种重型反坦克兵器配置间隔至少300。重型反坦克兵器至少有一个基本射击阵地和多个预备射击阵地,还可以有数个辅助发射阵地。

连战斗队通常按2个排在前、一个排在后的方式配置兵力。

战斗之初,可把步战车或坦克配置在步兵前方,以便于步战车和坦克发扬火力;当敌有两条接近路时,可把步战车或坦克配置在步兵的侧方(距步兵约200300米);战斗中,如步兵阵地出现危急时,步战车或坦克将及时向步兵阵地靠拢,支援步兵战斗。

4、组织警戒

1)建立观察哨

建立观察哨是排和班防御战斗中最基本的警戒措施,并为防御分队提供警戒和情报。排根据连长的指示开设并占领观察哨每个排通常至少设置一个观察哨,每个观察哨至少有2名士兵。观察哨如果长期不换班,可在观察哨配备一个火力组。观察哨的所有士兵均应构筑战斗掩体,以提供掩蔽与隐蔽。同时,在排的防御阵地上为所有配置在观察哨的士兵设置掩体,以备观察哨的士兵返回时使用。

在计划开设观察哨的班长选定。同时,排长要为观察哨指定拟观察的地域,下达专门指示,明确观察哨要寻找或特负责设立观察哨的班长选定。同时,排长要为观察哨指定拟观察的地域,下达专门指示,明确观察哨要寻找或特别警惕的目标。观察范围或是一个地境、一条或数条接近路(通常每个观察哨一条)、一个命名的关心地域,或是一个目标基准点。排在上级防御部队的编成内遂行屏护任务时,可以建立一个适当疏开的班规模的观察哨,各班在这些观察哨之间遂行巡逻任务,以实施屏护。

2)组织巡逻

在建立观察哨的基础上,为避免出现观察死角,防御分队通常要在遂行防御任务时,在防御地域的前沿和翼侧、观察哨之间积极组织实施巡逻。巡逻包括对观察区、排与排和连之间的间隙、暴露的翼侧以及战术性和防护性铁丝网中的空隙或通道的观察。巡逻还可用来建立和替换观察哨。组织巡逻是排和班防御战斗中最为重要的警戒措施,排长必须确保其全部巡逻活动与上级指挥所协调一致。巡逻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或实施战斗行动。完成巡逻任务后,巡逻人员即向排长报告情况,并将有关的情况通报全排。

5、火力配系

连战斗队的火力包括机械化步兵武器的火力、反坦克火力及野战火炮和迫击炮的火力。连战斗队在组织火力时,要求将各种武器相互配合,沿阵地前的各条接近路构成数道绵密火网,火力随距离缩短,逐步增强。连战斗队通常以主要火力打击敌装甲目标,主要控制地段是敌方最易进攻的接近路,建立远近结合的反坦克火力配系,集中火力控制各点,拦阻火力控制主要地段,并能在战斗中及时向受威胁的各方向转移火力。

各班的机枪和班用自动武器力求能以猛烈的侧射火力掩护整个防御正面,并与步战车的火力构成交叉,以覆盖敌冲击队形。机枪火力的死角,通常以掷弹筒火力掩护。火力与障碍物密切结合,以制止敌突人阵地和分割排的战斗部署。各种反坦克武器成纵深梯次配置,构成能进行直射、侧射和交叉射的数道反坦克火网。其中,反坦克导弹射击3000以内的目标,坦克炮射击2000以内的目标;枪榴弹射击400以内的目标;火箭筒射击200以内的目标。

6、障碍设置

防御战斗中,要求指挥官可使用碍物、铁丝网、地雷和绊索照明弹来加强防御。

机步排(班)通常在战斗阵地前方、战斗阵地中间设置简易防护性铁丝网、饵碍物计划须与火力和机动计划相协调。分队防御中的障碍要做到人工障碍物与天然障碍物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各种障碍物在防御中的防护作用,增大对方排除障碍的难度。在阵地防御中,不仅有地亩、炸药、铁丝网等制式的障碍物,而且还构有大量的陡壁、壕沟以及鹿碧、玻璃刀山、陷阱,甚至还利用起到障碍作用的草木本植物等。同时,要求分队防御员所有障碍物应能迫使对方进人直瞄火力歼击区所有障碍物,做到直瞄和间瞄火力能掩护在设置的位置上,工事内、从直瞄火力射程之外到纵深支撑点的堑壕歼击地域的死角等地区,都可能设有各种作用不同的障碍物。

7、防御战斗实施

战斗阵地防御的主要目的包括:在交战区域内消灭敌人;封锁一条接近路;坚守战斗阵地,控制关键或决定性地形;牵制敌方部队,以使已方部队,以使已方其他部队能够实施机动作战。战斗阵地防御通常由机械化步兵为主的连战斗队实施,主要采取坚守的方法抗击敌进攻。

1)当敌沿接近路接近时

连观察哨及时报告敌方运动情况并对接近之笔实施火力射击;警戒分队在预设阵地上利用火力阻止和扰乱敌方,完成任务后撤回到连的主战地域。

连指挥官召唤上级炮兵火力压制开进之敌,阻滞其前进。敌发起进攻后,上级的远程武器(包括“陶”式反坦克导弹弹发射车、攻击直升机、炮兵和迫击炮以及作战飞机)从远距离上向敌进攻队形开火。也可通过野战炮兵前进观察员召唤炮兵发射抛撒式地雷,用以迟滞和消耗敌军。当敌进至距连战斗阵地3000时,连的反坦克兵器开始射击敌坦克和步战车,摧毁敌反坦克兵器,并通过野战炮兵前进观察员召唤炮兵发射撒布式地雷,用以迟滞敌运动,如得到上级攻击直升机的支授,则通过陆航分队派出的前出控制员指示攻击直升机,从远距离上发射反坦克导弹,重点打击敌装甲目标,当敌进至距战斗阵地2000处时,坦克开始集火射击。此时,反坦我兵器向纵深转移,占领新的阵地后继续射击。当敌接近前沿1000时,机步排的近程反坦克导弹开始射击,步战车的车载速射炮对进攻的步兵队形实施射击。当发现敌以一部装甲车辆掩护另一部装甲车辆实施冲击行动时,连战斗队指挥官立即召唤炮兵发射烟幕弹迷盲敌掩护装甲车辆,同时组织所有反坦克兵器打击实施冲击的敌装甲车辆。

2)当敌实施冲击时

当敌进至距前沿500处、准备以坦克引导步兵强行通过雷场时,连战斗队指挥官即迅速召唤炮兵和迫击炮火力,首先压制敌步兵接近路和下车地区,尔后压制敌坦克和步战车;同时集中连载武器和步机枪火力,杀伤敌下车步兵。如敌坦克通过雷场,脱离步兵加速前进连战斗队组织反坦克火力打笔坦克。当敌进至战斗阵地前沿时,各种火力实施最后拦阻射击,力求粉碎敌首次冲击。坦克炮和各种反坦克兵器集火射击,击毁敌装甲车辆和坦克,连战斗队以步机枪和步战车火力杀伤冲击之敌。

3)当敌突入前沿阵地时

当敌坦克突破排的阵地时,连战斗队集中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封锁突破口,连战斗队的坦克则发射榴散弹杀伤敌步兵,步兵武器、车载速射炮和机枪以及迫击炮、野战炮兵集中压制敌步兵。同时连战斗队指挥官还可能利用火力兵器,依托预备阵地或辅助阵地反复杀伤敌人,反坦克分队依托基本和预奋发射阵地,以侧射和交叉火力摧毁敌装甲目标。

当敌攻势猛烈、基本阵地难以继续坚守时,连战斗队可能将视情况转移至侧方和纵深战斗阵地,继续抗击敌人进攻。

4)纵深战斗

在纵深战斗中,连战斗队强调广泛实施阵地机动,依托战斗阵地,充分发扬火力,反复杀伤突人之敌。当敌遭到严重削弱时,连战斗队可单独或在其他连战斗队支援下突施局部反击。

美军特种部队在具体的作战行动中,都根据作战需要强调灵活编组,做到精心挑选与完成作战任务相适应,战斗编组“小而精,功能全”是其主要特色。美军在入侵巴拿马战争中,根据巴军没有甭装备的特点,将特种作战分队编人特遣队,作为突击力最使用,充分发挥了这支部队熟悉战区情况,战术灵活,善于实施小分队作战的特长,较快地粉碎了巴军的抵抗。美军攻占格林纳达作战中仅以11人的距斗编组袭击并占领了总督府。海湾战争中,美军以近30个特种作虞小组渗人伊军纵深、后方,频繁侦察、袭击,使伊军惶惶不可终日。出反应的时间,一方面有利于出敌不意,达成作战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快打快撤,保护队员安全。

因此,美军特种部队通常将其作为完成任务的幕本要求。出其不意,突然袭击,是特咱部队常用的作战方法。美军认为,为了达成突然性,不仅要重视隐蔽作战能力和企图,还要注意隐蔽作战行动。在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特种部队要善于利用敌军对作战环境的错觉和不适应性, 在敌国不露声色地制造麻烦,以取得最佳的作战效果。在参与作战行动时,通常以隐蔽的形式达成作战的突然性。

 

 
Copyright © 2010 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武装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皖ICP备